送走一批來參觀的人,干凈利落地給羊圈里咩咩叫的羊群抱完幾抱青草;轉(zhuǎn)身拿起墻角的掃帚,把散落在院里的雜草掃攏;彎下腰,拍去褲腳的塵土折回蒙古包,為午飯做準備……
這個風(fēng)風(fēng)火火、一刻不歇的老太太,有著草原上最普通的名字——斯慶花,今年80歲,是鄂托克前旗城川鎮(zhèn)的一位普通牧民。
但就是這樣一個外表沉靜、走路帶風(fēng)的老人,曾是鄂托克前旗人人夸贊的“紅人”。斯慶花1977年便被內(nèi)蒙古日報蒙文版報道過,先后獲得“中華全國三八紅旗手”“全盟模范黨員”“全盟文明戶標兵”“全旗黨的婦女先進生產(chǎn)者”等上百項榮譽,曾連續(xù)30多年擔(dān)任嘎查婦代會主任,旗第一屆至第四屆人代會代表,旗第一屆至第五屆黨代會代表。
斯慶花獲得的榮譽
在這個被老人拾掇得干凈整潔的校園里,一排紅色的房子格外惹眼。打開門,一幅幅藏品填充了所有的墻壁和展柜,原來是一個紅色展廳。移步而行,可見展廳分為信仰的光芒、謙藏的榮譽、家風(fēng)和傳承、綿綿的信念四個單元,展(藏)品中最顯眼的便是毛澤東同志的各種畫像、徽章,還有自己所獲得的獎狀,以及《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列寧選集》《毛澤東選集》《鄧小平文選》《江澤民文選》等黨的文獻。這個展廳,隔三差五就會來人,全部是免費參觀。
“媽媽最愛的收藏便是毛主席畫像,從我記事起,每年她都買,而且不讓我們隨便亂動這些畫像。”兒子楊丹碧對小時候的事情記憶猶新。
1959年,20歲的斯慶花完婚,兩間沙蒿頂子的土坯房,兩個小木箱、一件羊皮襖、一套被褥、一張羊毛氈,便是全部的家當(dāng)。因為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斯慶花很快便成為當(dāng)?shù)赜忻膭趧幽苁?,她帶領(lǐng)廣大婦女科學(xué)種養(yǎng)、治沙種樹。在1972年3月,33歲的她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chǎn)黨員,這種來自信仰的力量給了她更多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擔(dān)任大集體飼養(yǎng)員期間,她的手上沒有死過一個羊羔,而是創(chuàng)造了100只母羊100只羊羔的記錄,連續(xù)多年無人能破。為了照顧羊羔,斯慶花可以整夜頂著徹骨的倒春寒守在四處漏風(fēng)的羊圈里,照看著小羊不要被狐貍叼了去。榮譽接踵而來,“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先進牧民”“全旗造林綠化先進個人”“杰出牧民”等稱號帶著斯慶花一次次進入高光時刻,但她卻一直淡然面對,她對家里人說:“我是黨員,我多干點應(yīng)該的?!?/p>
時光荏苒,從溫飽到富裕,從普通牧家婦女到全旗第一個“全國三八紅旗手”,中間不論經(jīng)過怎樣的艱難窘迫和高光照耀,斯慶花都沒有中斷她的“愛好”:每年過年時,斯慶花都會買一張毛主席的畫像,端端正正地掛在家里的墻上,那曾經(jīng)是她們每一個新年都必掛的信仰標志。舊的畫像拿下來,小心翼翼地卷好、包嚴實,放置在房梁上——以示崇敬。
久而久之,全家人都養(yǎng)成了紅色收藏的好習(xí)慣,有時看到鄰居家有這樣的掛圖,她們都不惜高價買下來,整整齊齊地裝裱起來。年積月累,居然默默保存下了200多幅毛澤東同志在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珍貴畫像,和相關(guān)徽章、實物100多個。
斯慶花向參觀者介紹自己的藏品
60年來,房屋三遷三建,老物件丟的丟、扔的扔,但唯這些畫像,除了歲月留下的泛黃印跡,始終不曾損壞。前兩年喜遷新居時,斯慶花看著滿滿幾大箱子畫像,心里跳出了一個念頭。2018年,她花費了50萬元,自建“信仰·榮譽”紅色展廳,她想將這些紅色信仰的象征“曬”到更大的“朋友圈”。
歷經(jīng)風(fēng)雨更迭,斯慶花始終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不僅讓紅色信仰代代相傳,黨的教育也深深刻在她的心里。上個世紀80年代初包產(chǎn)到戶后,斯慶花和丈夫憑著勤勞肯干,小日子很快有了起色,但嘎查里誰家有困難,他們總是主動伸出援助之手,貧困戶沒有羊,他們就把自己的羊送給人家,鄰居蓋房子沒有木頭,他們把家里的木頭送過去。這樣的好人好事兒,卻在斯慶花的腦海里并沒有刻下多少記憶。因為,她總是信奉一個原則:“幫就幫了,我是黨員,這樣做應(yīng)該的嘛!”
“經(jīng)常看媽媽幫別人家干活,其實我還是很反對的,因為她得過肺病,自己身體也不好。”楊丹碧說,但他根本沒法勸阻母親。
“能干、心眼兒好、熱心腸,誰家有困難她都看不下去,我們這些親戚就更不用說了,沒用她幫過忙的還真不多。有的家庭困難孩子上不了學(xué),她主動攬過來,每年給資助,真是我們這個大家族里的學(xué)習(xí)榜樣?!边h方的親戚烏東高娃這樣評價斯慶花。
在斯慶花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紅色信仰潤澤著整個家族,代際之間和睦相處、團結(jié)上進,培育出了人見人羨的好家風(fēng)。2019年,獲得自治區(qū)“最美家庭”榮譽稱號。2019年,鄂托克前旗婦聯(lián)在斯慶花家掛牌成立全旗首個巾幗微家——紅色精神·巾幗微家,鄂托克前旗紅色教育培訓(xùn)中心將其列為紅色教育研學(xué)點。從此,斯慶花的紅色展廳成為更多人傳遞正能量、點燃星火燎原的陣地。
60年韶華易逝,60年信仰長存。就是這樣一位樸樸實實的牧民,固執(zhí)地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丹心故事。而屹立在草原深處的紅色展廳,那些珍貴的藏品,融匯了她全部的心血。
采訪結(jié)束時,斯慶花坦言:“我沒有念過書,但我知道今天的好生活都是因為有了共產(chǎn)黨,我要讓后輩們記住這一點?!睒銓崯o華的話語里,閃動著一顆熠熠生輝的初心。
運營機構(gòu):鄂爾多斯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會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務(wù)電話:0477-839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