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導演:高平哲郎
編舞:Baayork Lee
踢踏舞編舞:HIDEBOH
武戲:島口哲郎(劍伎眾kamui)
音樂:仙波清彥/久米大作
舞美、導演助手:室町a(chǎn)kane
宣傳和美工:橫尾忠則
KEREN是以日本獨有的藝能、動漫、忍者、武士、富山、妖怪、四季、巨大金槍魚等傳統(tǒng)元素為主題,結合超炫酷的多媒體技術和創(chuàng)新的藝術手法所呈現(xiàn)的一場超級舞臺秀,整場演出以關西為舞臺,將古今的日本情景用畫卷的風格來呈現(xiàn)。
全劇一共有11個章節(jié),一開場是雨夜中霓虹搖曳的大阪繁華街道,瞬間就將觀眾拉進了KEREN的世界里。緊接著背景畫面一轉(zhuǎn),穿越到了京都最繁華的四條河原町,身穿紅綠相間日本傳統(tǒng)服裝的舞姬在日本四季美景下翩翩起舞,跳起了元祿賞花舞蹈。
多媒體制作班底是加拿大最頂級的數(shù)字藝術團體“MOMENT FACTORY”,并且這場show有超多日本傳統(tǒng)藝能大師也參與到了創(chuàng)作中。
SCENE 0 開幕
絢麗的舞臺美術和影像演繹的大阪之夜
下雨的動態(tài)影音仿佛讓人身臨其境
霓虹燈搖曳在淅淅瀝瀝的雨滴和水面上
SCENE 1 演出開始
浮世繪和數(shù)碼藝術融為一體的動態(tài)影像
葛飾北齋和歌川廣重的浮世繪亮相
舞臺上出現(xiàn)充滿現(xiàn)代風格的巨型金槍魚和“KEREN”的字樣
SCENE 2 京都四條河原町
身著華麗衣裳的演員展示元祿時代的賞花舞蹈
從日本舞蹈到現(xiàn)代舞蹈
音樂從三味線轉(zhuǎn)向贊美四季的歌聲
SCENE 3 海濱之夜節(jié)
狂風暴雨的影像×雄壯的鼓聲和吶喊聲
漁民的桶鼓、海女的舞蹈和畫著歌舞伎臉譜的演員登場
黑暗中8只閃亮的皮鞋踩著踢踏舞步
SCENE 4 鬼怪故事和妖怪
充分運用影像和特效打造的恐怖世界
忍者和狂言師在追逐
歌舞伎的特效裝置“幽靈燈籠”和“衣箱現(xiàn)身”
演員亮出絕技,在空中走向觀眾席
SCENE 5 劍戟劇窮浪人力斬十八人
世界尖端影像技術效果與武戲相結合
模仿黑澤明導演的電影《用心棒》場面
優(yōu)美的竹林影像與武戲格斗動作相得益彰
武打場面融合了形式美、武術和演技
SCENE 6 大阪的上班族
現(xiàn)代藝術影像展示平成時代上班族的生活
現(xiàn)代風格的數(shù)字影像展現(xiàn)出時代感
演員戲水與衛(wèi)洗麗相結合的表演
在津輕三味線的伴奏下劍舞和踢踏舞融為一體
SCENE 7 大佛殿的修行僧
僧人的踢踏舞與好萊塢電影的世界觀
莊嚴的大佛像道具
十幾名僧人的踢踏舞,以及電影《舞國》風格男女演員演繹的交誼舞
身著華麗衣裳的演員表演“連獅子舞”
SCENE 8 港口的亂斗和恐怖的相撲力士
展現(xiàn)美國漫畫的創(chuàng)作理念
不良女高中生與黑幫斗舞
表演說唱和街舞的場面
巨型怪物和相撲力士跳起優(yōu)雅的“天鵝湖”
SCENE 9 劍戟?。\色忍者對紅色忍者
連環(huán)畫風格的動畫制作手法與劍戟劇相融合
江戶時期可隨身攜帶的“強盜燈籠”
在黑色忍者和紅色忍者武打戲中融入動畫元素
通過演繹兔子、鳥和貓等小動物,展現(xiàn)出柔和的剪影畫面
SCENE 10 大佛殿倒塌
影像×歌舞伎×武戲×舞蹈達到演出高潮
陰影中,9名充滿魅力的女演員跳起性感舞蹈
歌舞伎傳統(tǒng)的舞臺裝置“屋臺崩”
場面宏大的影像為大佛像的倒塌推波助瀾
SCENE 11 尾聲
融入了所有元素的混沌謝幕
所有演員盡展才藝
影像和舞臺中呈現(xiàn)具有大阪特色的扒金庫臺
大量的彈鋼球一頃而下,以不可思議的形式謝幕
下面是戲劇記者影山雄成對KEREN的點評節(jié)選
KEREN的舞美設計雍容華麗,舞臺背景使用全覆蓋式18X8米的3024×1344像素巨大LED顯示屏,使舞臺更顯豪華,裝有LED燈的移動舞臺設備使巨型熒幕影像充滿立體感。此外,還通過投影機將圖像和影像投影在仿佛鑲嵌在畫框中的鏡框式舞臺上?,F(xiàn)在,使用明亮的LED顯示屏和投影機打造舞臺燈光效果,已成為當今舞臺美術設計界的常用手法。該手法通過兩種不同類型的影像和畫像的強烈對比,尋求一種深邃意境之美。34名演員精湛的表演仿佛與影像和畫像融為一體。
充滿日本特色的角色穿梭于古代和現(xiàn)代,演繹的故事情節(jié)輕松愉快,觀眾可以自由詮釋故事含義,享受視覺體驗。30名舞蹈演員的表演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亮點,武戲和劍舞交織的舞蹈加入了諸多日本特有元素。踢踏舞表演較多也是一大看點,其他舞蹈動作多具有百老匯編舞特色,風格獨特且富于變化。
通過演出展現(xiàn)日本文化和歷史是“KEREN”的又一個精妙之處,作為起源于大阪的表演作品,較多的關西地區(qū)文化造詣展現(xiàn)是一個亮點。劇中女主角演唱的歌曲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贊美大自然,展現(xiàn)出對祖國永遠的愛。浮世繪之美,充滿活力的漁文化,有趣的鬼怪故事,黑澤明導演聞名于世的作品以及充滿魅力的忍者等精彩紛呈地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
KEREN在通過戲劇形式展現(xiàn)日本文化藝術過程中,既未試圖將價值觀強加于他人,也沒有一味地贊美日本文化,而是將外國游客感興趣的文化以滑稽形式呈現(xiàn)。此外和食中具有代表性的壽司等雜學也被搬上舞臺,不僅目標群體的外國游客,甚至日本人也頗感興趣。
世界著名的日本畫家葛飾北齋的《富岳三十六景·神奈川沖浪里》在演出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雖然,演出是否有意識將該畫搬上舞臺不得而知,但仍不禁使人感受到這幅英語名稱為“The Great Wave”的版畫出現(xiàn)在舞臺上具有深刻的含義。它也許是期望現(xiàn)場娛樂行業(yè)如該畫英文名中所示的“新潮流”一樣不斷壯大發(fā)展,亦或是在展現(xiàn)像一艘迎著畫中的大浪前行的運輸船,席卷非語言演出市場的抱負。誕生于關西的“KEREN”將向世界不斷展現(xiàn)非語言表演新的發(fā)展空間。
運營機構:鄂爾多斯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管委會
Email:ordoswh123@163.com 服務電話:0477-8394929